船上对轮机长、轮机员有个很奇怪的称呼,把轮机长叫“老轨”,其他轮机员,大管轮叫“二轨”,二管轮叫“三轨”,三管轮叫“四轨’。过去有的船较大,机舱设备复杂,如1951年我工作过的“永灏“号邮轮还有叫“五轨“、“六轨“的轮机员。
有些刚上船的船员,或刚到航运部门工作的人,误解这样的称呼,以为是”老鬼”、”二鬼”,是对这些轮机员的藐视或污蔑。其实,这样的称呼并没有任何藐视或污蔑的意思,轮机人员对这样的称呼并无反感。如果在“老轨“、“二轨”后面加上个“师傅“两字,那就是很尊敬的叫法。
到底为什么把轮机员称为“轨”呢?从上世纪40年代后期我进航海学校读书开始,直到我在海运局、远洋公司工作,我曾问过很多很多老轮机长,回答差不多都是一样的。
在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史上,19世纪中期先有铁路、蒸汽机车,直到19世纪末才有蒸汽轮船。而到20世纪30年代初,才有中国人在船上当轮机员。这些轮机员大多是在铁路从事机车操作或修理出身。船舶机舱的“生火”、“加油”和“机匠”的称呼和铁路相似,但轮机员、轮机长的职务铁路并没有,于是,人们按照铁路的“轨”称呼这些轮机人员,并把轮机长尊称为“老轨师傅,或简称“老轨”。
记得1947年,我在重庆高中毕业后到上海考进吴凇商船专科学校轮机科时,正好有一批轮机人员参加航政局主办的职务证书考试。我被抽去帮助他们笔试(当时有些参考人员不会写字,当局就把我们请去当代笔),接触过几位“老轨”。我问过他们这样的称呼怎么来的,他们都说从铁路来的。上世纪50年代,我和老辈的轮机长沈祖挺在起工作知道他于1943年就在英国船上任轮机长,应该是中国最早的轮机长之了。我也曾问过他这个“老轨”的问题,他的回答就是上文我所介绍的。
广东和香港
“老轨”的叫法,大多在上海以及北方沿海,而在广东和香港,则称轮机长为“大车”,大管轮叫“二车”,二管轮叫“三车”.三管轮叫“四车”(书写时所有车字均加“人”字旁)。轮机员称“车人”。现在在广东已不再这样称呼,而采用上海的叫法。只有香港的船舶很多仍按这种称呼。
国外
国外船舶对轮机长、轮机员的称呼和我们有所不同。他们称轮机长Chief Engineer.(中译应为总工程师),轮机长以下Second Engineer(第二工程师,相当我们的大管轮),Third Engineer(第三工程师).Fourth Engineer(第四工程师)。据说我国的大、二三管轮的称呼,是在抗战胜利后,航运恢复期间,上海成立的中国轮机学会提出的,将轮机员与驾驶员同样按大、二、三的称呼,享受同等待遇的建议,经国民政府主管部门批准设定的。目前据说也有个别国家采用这种职务称呼方法,如过去的东欧国家的船员。